为积极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推动学院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深度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携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内蒙古暖城知光科技有限公司,特举办本次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日程安排
培训时间:2024 年 12 月 19 日 - 12 月 21 日
详细日程安排如下:


二、专家团队简介
蒋国盛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5 年 11 月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首席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创新群体负责人,现任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合作基地主任。长期以来,蒋国盛教授带领学术团队围绕复杂地层钻探技术、能源地质工程等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三等奖3项,湖北省专利金奖1项,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技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1项成果评为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出版专著、教材、规范20余部,授权国内外专利80余项,发表科研和教学学术论文 200 余篇。
倪晓阳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0 年 1 月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生产专家,湖北省安全生产专家,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安全一体化服务分会付理事长,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院长联合会委员,国家石油天然气安全分标委委员,国家煤矿地质安全分标委委员。长期从事安全系统工程、工业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等方面安全工程教学及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出版专著 1部,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宁伏龙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7 年 8 月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
国家杰青,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教授。目前担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科技部地球深部钻探与深地资源开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天然气水合物专委会秘书长、中国海洋学会深海技术分会理事,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和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宁伏龙教授长期从事深部钻探与能源地质工程方面的研究,包括地质新能源地质工程一体化钻采、CCUS以及大洋和大陆深部钻探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项,技术发明一等奖 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入选 2020 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和 2021 年石油工程岩 石力学十大科技进展。现担任 8个国内外期刊副主编和编委,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NC 、EES 、GRL 、JGR、《中国科学》等期刊上发表 SCI/EI收录论文 120余篇,入选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爱思唯尔 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是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刘天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4 年 8 月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湖北省“海外优 博引智”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浙江省“甬江人才”计划,俄罗斯国立地质勘探大学客座教授、俄罗斯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长期从事非常规能源勘探与开发、复杂地质条件特种加固、微生物的工程应用技术、钻完井技术装备研发、储层钻采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价、多孔介质流动传热传质数值计算等研究工作。团队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项,子课题项目 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和企业科技攻关项目 30余项。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 200余篇,出版教材 1部、专著 5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10余项。
张家铭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6 年 4 月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湖北省公路学会工程勘察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交通建设专家组成员。曾任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指 挥部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特殊性岩土工程性质、岩土测试与 监测、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斜坡稳定与加固、隧道工程等方 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项目、中国 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安徽省交通科 技进步计划及重大工程边坡、隧道研究咨询项目 40 余项,发表论文 80 余篇,出版教材 1 部,专著 1 部,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0 余项,参编行业规范4部,曾获安徽省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指导研究生 60余人。
三、培训要求
1、学员务必于培训前 10 分钟抵达会场签到,严禁漏签、代签,确保培训考勤的准确性与严肃性。
2、培训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学员应提前妥善协调其他事务,全身心投入培训学习。
3、严格遵守培训时间安排,不得无故迟到、早退,维护培训秩序的规范性与稳定性。
4、培训全程需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保持会场安静,严禁吸烟、喧哗、随意走动,共同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5、妥善保管会议资料,培训文件仅限内部使用,不得外传,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四、会务联系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协助,请及时与会务组联系。
薛博:15904737789
池丽:15184707002
望各位学员高度重视此次培训,积极准备,按时参加,充分利用此次难得的学习提升机会,切实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学院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
2024 年 12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