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团队在黄河流域地下水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野外验收获优秀级,多项成果助力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4      作者:吴秉谦       浏览:


    本站讯  3月2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承担的“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地下水环境质量、健康风险与安全供水综合研究”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野外验收,并获评优秀。


  验收过程中,专家组通过查阅项目原始资料及成果报告,对野外多水平实验监测场建设、实地调查工作等关键环节进行了严格检查,充分肯定了项目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同时围绕后期成果提交与深化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项目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院长王焰新负责,相关研究成果荣获 2023 年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发表5篇SCI论文(一区2篇、二区3篇),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培养多名硕士研究生。


  该项目以劣质地下水环境问题突出的后套平原、三湖河平原、呼包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为重点研究区,取得多项重要成果。第一,完成研究区水文地质补充调查,明确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及水质特征;第二,数据表明近年来区域植被覆盖率及生态环境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第三,区域高碘地下水成因有新发现,微生物介导下的有机质降解及铁矿物相还原性溶解,造成固相介质碘形态转化为可迁移性强的碘离子,碘富集形成高碘地下水;第四,乌梁素海周边地下水NH4+及碘浓度较高,表明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热区水环境利于部分劣质组分在地下水中富集。


  该项目分析了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地下水水量、水质的演化特征,识别了劣质组分的空间分布、迁移转化规律和富集机制,构建大数据预测模型,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科学应对地下水环境及供水安全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团队供稿 编辑 吴秉谦 杨瑞 审核 贺迎春)



相关文章

上一篇: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减污降碳协同研究部主任李丽平一行到研究院调研交流
下一篇:焦养泉教授团队向研究院捐赠学术专著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萨如拉北路5号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内   邮编:017010   邮箱:2547432681@qq.com

办公应用链接:CUG-IMIT

访客预约